那么究竟邪教癡迷者之“特”在何處?下面主要以“法輪功”邪教組織為例說明:
“法輪功”是我國在新時期,新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出現(xiàn)的新的社會問題。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這是法輪功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總體社會背景。這一轉型對人心理的沖擊和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思想意識與市場經濟環(huán)境的不適應是法輪功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總體社會心理原因。
但是,習練“法輪功”的人畢竟還是社會的少數。為什么他們選擇習練“法輪功”作為解決心理問題和滿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呢?外因離不開內因起作用,“法輪功”癡迷者有這一群體特有的心理特點。
經過幾年多的努力,大批“法輪功”練習者已經走向了新生。在教育轉化工作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為數不多難轉化的“法輪功”癡迷者有以下基本特點:1、大多具有內向、孤僻、怪異,不太合群的性格特點,他們對發(fā)展中的社會感到不適應和不滿意,傾向于片面孤立地看待社會現(xiàn)象;2、他們的認知方式是理想主義或“非黑即白”等極端化、片面化、絕對化思維,個性偏執(zhí)而狂熱。一方面偏聽偏信,相信李洪志的一面之詞,基本喪失了批判能力或批判能力下降,行為缺乏主見,比較容易受李洪志的暗示;另一方面,對于教育和挽救,表現(xiàn)出明顯的對抗和頑固性,甚至于不惜以自傷、自殘、絕食、自殺相對抗。3、不少癡迷者關注于神秘現(xiàn)象,著迷于尋找支持李洪志歪理邪說的論據,相信道聽途說,基本喪失了批判能力或批判能力下降。一旦犯罪,沒有一般罪犯所具有的愧疚與后悔感,反而往往將自己的犯罪行為解釋為“維護真理”的行為,歸因于一個高尚的目的。
當然,“法輪功”癡迷者群體特點的形成與邪教“法輪功”對信徒采用的特殊控制手段不無相關。事實上,邪教由于其學說的怪誕,往往要通過嚴格的精神控制(又稱洗腦)手段來達到邪惡的目的。2003年11月美國家庭基金會與我協(xié)會召開的關于邪教問題的座談會上,AFF教育聯(lián)絡部主任、邪教問題專家Loomis先生總結了邪教組織對信徒一貫采用的16種精神控制的手段,如:催眠;集體壓力;使用非常規(guī)語言阻斷交流;無條件接受教義,不許懷疑;剝奪睡眠與休息,使其身體長時間處于疲憊、緊張狀態(tài),無法進行正常思維等等。邪教組織處心積慮地實施精神控制,就是為了把一個有正常思維能力的常人變成任其驅使的木偶。
“法輪功”癡迷者正是處在邪教“法輪功”精心打造的精神控制之下,被“洗腦”的癡迷者本人并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控制和改變,這種精神控制狀態(tài)下的行為具有較強的暗示性和感染性,很容易受到其他“功友”的影響做出相似的行動,同時其行為對“功友”也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煽動性(這也是“法輪功”癡迷者頻頻自殺和殺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法輪功”教主的精神控制下,信徒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微不足道,而且還要最大限度地貶抑自己,承認自己是“宇宙的垃圾”;要完全放棄個人意志,徹底聽李洪志的話,并消滅個人自我,去除執(zhí)著心,惟有如此才有“圓滿”的機會。一名“法輪功”癡迷者在轉化后說道,“他(李洪志)要求凡事都要用法輪大法去衡量,從而導致在其中時沒有自己理性的思維,沒有自我,完全成了一個被操縱的機器人,所以有的學員醒來后,就有一種感覺,好象從夢中醒來了一樣,對此我也深有體會,尤如做了一場夢”。
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因素,“法輪功”癡迷者不但難轉化,而且還出現(xiàn)反復現(xiàn)象。非但如此,對“法輪功”練習者來說,即使已經走出邪教,但邪教帶給他們心靈的毒害依然頑固的不知不覺地存在著,增加了不知不覺引導他們再度涉邪的危險,也阻礙他們順利過渡到擁有健康心態(tài)的人生。這說明我們的后續(xù)康復工作也迫切需要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參與。
那么,心理咨詢又如何承載起這一沉甸甸的重任呢?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們把整個涉教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現(xiàn)問題階段。理論上說,心理咨詢可以在人們一旦產生問題、出現(xiàn)心理危機時就介入。人與人之間需要心靈的溝通,但現(xiàn)實生活中,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當我們迫切需要找一個人傾訴心中的煩惱時,思前想后,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象。人們的困惑、恐懼、孤獨、壓抑、悲傷……迫切需要交流,需要安撫,需要宣泄……此時,心理咨詢就是人們打開心扉的鑰匙,而此時也正是邪教組織所覬覦的“獵物的最佳心態(tài)”,它會設置一個溫柔的陷阱,利用人們對自身命運的關心施展騙術,達到控制人的目的。這一階段心理咨詢的介入可稱之為避免進入邪教的“預防措施”。
第二階段,誤入邪教階段。在不幸進入邪教并成為癡迷者后,如何校正他們的心態(tài)對心理咨詢工作者來說是個挑戰(zhàn),因為,這一特殊群體有著與尋常有心理問題的人太多的不同點,(這些不同點前面基本作了交代)也就給心理咨詢帶來了相應的難題。
首先,咨詢是心與心的交流,因此離不開語言。心理咨詢工作者在與邪教癡迷者交流時遇到的一大困難就是語言的溝通,其原因就是癡迷者使用的是“邪教語言”。邪教語言是由邪教教主特意“發(fā)明”出來的一套專供教內信徒之間相互使用的言語,教主也正是借助這套邪教語言的迷惑性和潛移默化的滲透力,來一步一步地對信徒實施精神控制的。在教育工作中,用李洪志的話或《轉法輪》書中的原話與教育工作者對話的癡迷者比比皆是,換句話說,他們已經缺失了使用常人的語言能力。
美國wellspring康復和咨詢中心R.Burks博士,職業(yè)臨床顧問,多年來從事于幫助前邪教成員康復和徹底擺脫邪教團體的工作。在與我協(xié)會共同舉辦的座談會上,這位資深臨床咨詢師也特意強調了咨詢過程中要注意對方的反應和我方的態(tài)度。就是說,邪教教導了他們一些讓常人難以忍受的行為習慣,他們的講話方式令人很不舒服,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邪教組織遺留下來的,在治療時必須注意,如反應不慎,很容易使對方返回邪教。
其次,邪教語言會產生邪教思維,邪教思維往往使信徒思維能力退化,以供其驅使。漏洞百出的“法輪功”歪理邪說之所以能夠被“練習者”深信不疑,關鍵在于他們已喪失了正常思維、喪失了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這也是邪教對信徒進行精神控制的直接目的)
一位轉化后的“法輪功”癡迷者在他的悔過書中寫道: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法輪功”癡迷的現(xiàn)象,根源在于邪教的思維方式。在“法輪功”邪教思維中,一切現(xiàn)象與問題都可以通過邪教的思維而得以解釋。例如:病是業(yè)力的反應,有病就是在消業(yè),人世間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父母,不孝敬父母、虐待子女的現(xiàn)象都可以用業(yè)力輪報來解釋,甚至練功人殺人也成了度人。傅怡彬在殺父軾妻之后,依然大言不慚地說:從大法的角度看如何如何,令世人瞠目結舌,心有余悸。他所言“從大法的角度”即是邪教思維的表現(xiàn)。
可見,教育轉化癡迷者有兩個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首先需要克服語言障礙,能夠交流溝通。然后解決如何突破邪教對信徒的精神控制,使癡迷者擁有正常思維的問題。這是新的發(fā)展形勢向我們提出的新問題,其徹底解決不但需要從實踐中探索,更需要得到理論上的指導。對我們理論界有志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實踐檢驗理論并促進理論有所創(chuàng)新的機會。
第三階段,脫教康復階段。對邪教癡迷者來說,真正的告別邪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一位癡迷邪教6年的“法輪功”練習者是這樣描述其在精神上脫教時刻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寒?!碑吘刮以谶@條路上已經走得太遠太遠,迷得太深太深了;為之耗盡了心血,六年來的足跡浸透了血和淚、要悔過、要揭批,談何容易,如同要我的命。我從這中間走過來,每走一步,都是剜心透骨,每走一步都是刻骨銘心,否定自己是個痛苦的過程??!
這一階段心理咨詢的介入會加快他們走向回家的路,使他們感到溫暖和社會的關愛,并能正確面對這個陽光與陰影共存的現(xiàn)實社會,正視在回歸正常生活軌道時遇到的諸多實際困難,比如工作、居住、家庭等問題,還有,需要建立新的朋友圈子,學會與他人良好的溝通,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誼,等等。
咨詢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恐怕就是反復問題了,這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潛移默化地消除積壓在邪教受害者心頭的“冰山”。如何高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樣也期待著心理業(yè)界專家學者能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可操作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