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因地割肉共父母。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wěn)定倫常關系表現(xiàn)。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孝一般表現(xiàn)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我國的圣哲先賢對孝的論述有很多,孝文化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足石刻中的《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變相》便是孝道思想的典范?!洞蠓奖惴饒蠖鹘?jīng)變相》刻有釋迦牟尼佛孝養(yǎng)父母的本身故事——“釋迦因地割肉供父母”。
圖中刻國王右手提劍,左手抱著太子。王妃身體右前傾,雙手接過兒肉。小太子剜痕累累。經(jīng)文說:遠古有一國,國內(nèi)兵變,國王攜太子闍提和皇后出逃,歷七日糧力具無,國王欲殺皇后充饑,太子阻止殺母,自愿每日在身上割肉三斤,三人平分而食,并發(fā)誓表誠心,割后刀傷復平如故。
這段經(jīng)文意思是,釋迦摩尼前生為國太子,因王國發(fā)生叛亂,國王與王后帶著太子逃跑,半路上所帶干糧吃完,三人饑餓難忍,國王想殺王后來與太子分食,太子不依,表示愿在自己的身上每日割下三斤肉來供養(yǎng)父母,并立下誓愿,如若心誠,刀傷馬上平復,不然傷口潰爛而死。由于太子孝心至誠,所以太子手臂上的傷馬上就復原,三人平安度過了難關。這便是真佛祖的孝心。
臨產(chǎn)受苦恩。
花草樹木,扎根于厚實的土壤;溪流江河,溯源于雪嶺山脈的蘊藏。我們能順利在世上成長,皆因有父母無私的恩德。父母給予我們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無私大愛。恩,莫大于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釋迦牟尼佛孝敬父母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孝,可以體現(xiàn)在每一件事上,每一個舉動上,每一個臉色上,心中有孝,就如同胸中有陽光,既可照亮自己,又可照亮別人。
而自稱“宇宙主佛”的李洪志不但不孝敬母親,反而侮辱自己的母親。李洪志之所以選定為1992年5月13日“出山”傳播“法輪功”,是因為李洪志經(jīng)打聽得知1951年5月13日是陰歷四月初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是陰歷四月初八出生,于是,李洪志將自己的生日由1952年7月7日提前到1951年5月13日,擅改出生日期,沒有征求他母親的同意,為的就是自比佛祖轉(zhuǎn)世。篡改生日一事讓李洪志的母親蘆淑珍很不高興。李母經(jīng)常批評李洪志,有時當眾揭李洪志的短,讓李洪志面子上過不去,李洪志為此恨透其母。傳功之初,李洪志就對身邊的弟子說,“我母即是我的魔”。傳功后,李洪志有了錢,有一次母親生日,李洪志叫人送去一個大蛋糕,高興得蘆母老淚縱橫,誰知打開蛋糕盒子,見上面有一個字條,上面赫然寫著“你去死吧”四個字(參見《法輪功大起底》)。李母嘆息道:“狼心狗肺的東西,真是一萬年也不出一個的稀罕種,良心讓狗吃了”。李洪志做出這樣的匪夷所思的舉動讓其母寒心。后來李洪志為了討好他的“主子”,逃到美國后仍與其母作對。在蘆淑珍晚年,李洪志夫婦極少過問母親的身體狀況,蘆淑珍想見李洪志一面,必須自行前往紐約郊縣的“法輪功”總部。2016年8月18日,蘆淑珍突發(fā)腦中風。面對母親病情,李洪志束手無策,在弟弟妹妹一再哀求下,才悄悄將其送進紐約一家醫(yī)院治療,但終因病情嚴重,于24日凌晨病亡。母親病亡,無疑是對李洪志歪理邪說的極大諷刺。但為了繼續(xù)欺騙世人,蘆淑珍去世后,李洪志一直封鎖消息,秘不發(fā)喪,并草草處理了后事。
古語言,葉落歸根。蘆淑珍由于李洪志這個不孝的逆子,到處漂泊,死在他鄉(xiāng)異國,這是老人多大的遺憾啊。李洪志對自己的母親都不善,又何談對他人善呢?這就是李洪志,對自己的父母大為不孝,還口口聲聲宣揚什么真善美,還把自己稱作宇宙主佛,真是大言不慚啊。他只是高喊真善忍的口號,欺騙世人,妄圖達到他罪惡的目的。
孝是德之本,有孝心就會有良心。李洪志是人間的幽靈。李洪志這種殘害生靈的罪魁禍首,是什么“主佛”呀!與釋迦牟尼因地割肉供父母相比,更是天壤之別,他的這種對自己和天下父母親的“孝敬”,只有殘虐、侮辱與蠱殺,暴露了邪教反人類的殘忍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