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有一種人,單純見不得別人好。
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病,得治。
01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古語云:“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p>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嫉妒纏心,無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實,也見不得別人好。
之前在書上看到過一種效應,名叫螃蟹效應:
在竹簍中放入一只螃蟹,必須要蓋上蓋子,不然它很快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多放幾只放進去,就不用再蓋上蓋子,因為是不會有螃蟹爬出來的,這是為什么呢?
當有兩只以上的螃蟹在簍子里時,每只螃蟹都會爭先恐后地朝出口爬,只要有一只螃蟹爬到簍口時,其余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把它拖到下層,另一只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再向上爬。如此循環(huán)往復,沒有一只螃蟹能夠成功爬出。
螃蟹的心理就是:如果我爬不上去,我就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人其實,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有的人本來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升職,然后就會有人說他是走后門,憑特殊關(guān)系得到的。
有的人本就天生麗質(zhì)長得好看,就會有人說她是靠整容整的。
有的人靠自己的雙手做生意賺了錢,就會有人說他賺的是黑心錢,為人極差。
孔子曾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性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一旦發(fā)現(xiàn)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就會想法設(shè)法的抹黑你。
在這種人眼中,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人是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成功,如果有,那就是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的。
02
因為嫉妒,所以你不能比我好
佛經(jīng)有云:“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p>
嫉妒是一把刀,最終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進自己心里。
南北朝時期有位宰相,名叫殷景仁。他不僅自己盡心為朝廷效力,在他的引薦下好友劉湛也被委以重任,兩人相輔相成,深受宋文帝的信任。
后來,朝中的幾位老臣相繼去世,殷景仁便向宋文帝居間劉湛,讓他回到朝中,共同輔佐朝政。
然而,劉湛回到朝廷后,發(fā)現(xiàn)殷景仁的地位待遇都高于自己,于是心中生恨。想當初兩人相識時,彼此的官職地位是差不多的。
為了謀害殷景仁,劉湛暗中勾結(jié)彭城王劉義康,企圖借彭城王的權(quán)利扳倒殷景仁。同時,在宋文帝面前多次詆毀殷景仁,因宋文帝深信殷景仁的人品,絲毫不為所動。
計謀的失敗,讓劉湛起了殺心。幸好宋文帝察覺到他的陰謀,及時派人將殷景仁護送到西掖門外的宅邸養(yǎng)病,并派人嚴加防護。
陰謀被看穿后,劉湛決定鋌而走險,擁立彭城王為帝。因為他覺得只有彭城王登上皇位,他才能打敗殷景仁,獨攬大權(quán)。
但還未行動,宋文帝就得到了密報,最后劉湛及其黨羽全部被誅殺。
“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么叫嫉妒?!?/p>
嫉妒讓劉湛迷失了心智,為了攻擊別人,甚至想要謀反,最后不僅斷送了仕途,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比不上別人,索性就詆毀他,得不到別人所擁有的,索性就詛咒他,這樣心里才會舒服,因為嫉妒,所以你不能過得比我好。
慳吝[qiān lìn]嫉妒的人,即使財富滿室也走不出內(nèi)心的貧乏;埋怨自憐的人,縱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內(nèi)心的框框。
善妒的人也是悲哀的,不僅要為自己得不到的而痛苦,還要為別人所擁有的而痛苦。
人生最可怕的莫過于始終盯著別人生活,以致于完全看不到自己手中擁有的幸福。
03
嫉妒心沒了,福報就來了
看到別人好,便心生嫉妒;看到別人丑,便心生厭惡;看到別人窮,便心生不屑;看到別人病老,便心生厭棄;看到別人不幸,就幸災樂禍。全無隨喜之心,慈悲之心,同情之心。
人生無常,好與壞,美與丑,富與窮,健康與疾病,在瞬間都可能發(fā)生逆轉(zhuǎn),所以對別人好,對別人隨喜,就是在對自己慈悲。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調(diào)理好自己的心態(tài),切不可心懷嫉妒,對待別人要有平等心,包容心。
別人有所成就,不要心存嫉妒,應該平靜地看待,應該心生贊嘆,有一顆歡喜之心。
隨喜他人說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但只要真正學會隨喜,斷絕了嫉妒心,你的福報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