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而不開心,于是,動不動就生氣,隨之,整天都沉浸在沮喪的心情中。
其實,你若想明白了,生氣是最沒有意義的事,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擾亂了自己的生活,氣壞了身體,得不償失。
01
氣來傷心,氣大傷身
當(dāng)被人誤解,被人冒犯,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你會感到生氣。
可冷靜下來想想,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煩惱的事情,并沒有因為你的生氣而自動消失,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也沒有因為你的生氣而做出你所希望的改變。
結(jié)果只會讓你的心情變得更加沉悶。
而這些憤怒,怨恨,不滿的情緒也正一點點侵蝕著你的健康。
俗話說:花是澆死的,魚是撐死的,人是氣死的!
生氣,到頭來買單的還是自己。
其實,那些讓你覺得生氣的事情,很多時候并沒那么遭糟糕,只是當(dāng)時氣上心頭,不受控制變得暴躁,變得歇斯底里。
但要明白,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無論遭遇什么,憤怒,生氣都是最無用,最愚笨的行為。
畢竟,生氣只能氣到自己,只會令親者痛仇者快,得不償失。
生活中,紛紛擾擾那么多,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從容,不僅是成全別人,更是放過自己。
02
與其生氣,不如從容以對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權(quán)利。
但是,在生氣之前,你可以先仔細(xì)思量一下,這件事,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你大動干戈?
要知道,你和在乎你的人生氣,不但不能讓你的心情由陰轉(zhuǎn)晴,反而傷了感情,遠(yuǎn)了人心;你和不在乎你的人生氣,他們不僅毫發(fā)無傷,反而氣焰更盛。
有個叫士成綺的人,走了很遠(yuǎn)的路來拜見老子,當(dāng)看到老子其貌不揚,住的地方也亂七八糟,便對老子出言諷刺,將他比作骯臟的老鼠。
而老子聽完后,不言不語,沒有做出任何回應(yīng)。
士成綺氣乎乎的離開了,回去后,他回想起自己的言行,自覺不當(dāng),于是找老子道歉。
老子對他說:“你罵我是狗,是老鼠又有什么關(guān)系,并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真正的智者,從來不輕易生氣。
面對他人的挑釁,置之不理,讓對方自覺沒勁,自覺羞愧;
面對煩難之事,豁達(dá)平和,一點點將問題解決。
有句話說得很好,“有理不在聲高”。
很多時候,大發(fā)雷霆,言辭激烈,有理也變成了無理,而懂得調(diào)整心態(tài),以退為進(jìn),反倒減少了許多麻煩,獲得一個好心情。
所以,與其大動肝火,傷人傷己,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
學(xué)會不生氣,你將會過得輕松瀟灑許多。
03
善待自己,從不生氣開始
有位哲學(xué)家說過:
“人活著的第一要務(wù),就是要使自己幸福?!?/p>
而幸福的生活,往往取決于自己的選擇。
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你是選擇滿身戾氣,賠上自己的心情和健康,讓生活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還是選擇平心靜氣,化干戈為玉帛。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dāng)你心里裝滿了憤怒,怨懟,便裝不下歡笑和幸福。
你只有釋懷那些是是非非,才能感到由衷的快樂。
人得到幸福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待自己,而善待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學(xué)會不生氣。
世上沒有得不到幸福的人,只有不肯讓自己快樂的心。
就像古人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遇事之時,先靜下心來,想一想;發(fā)火之前,先吐口氣,緩一緩,別急著爭吵,別動不動氣上心頭。
有些事無需去計較,時間它會證明一切;
有些人無需去懊惱,道不同不相為謀。
學(xué)會不生氣,學(xué)會善待自己,靜而不爭才是處世正道。
世間事,世人度;人間理,人自悟。
學(xué)會揮袖從容,暖笑無殤,心才會從容自在,生活才會遇見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