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鬢,少年心……夢百轉(zhuǎn),離別輕,驀然回首,才被思念驚醒”。
一曲《山水又一程》,毫無預(yù)兆地將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個連名字都極美的納蘭容若。
寫愛情詩,納蘭容若是個中高手,可你知道嗎?寫友情詞,納蘭容若亦佳作頻出。
今天,向大家分享四首納蘭的友情詞,字字有真意,句句含深情,一點也不比愛情詞差!
納蘭性德贈別好友嚴(yán)繩孫: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水龍吟·再送蓀友南還》
人生南北真如夢,但臥金山高處。
白波東逝,鳥啼花落,任他日暮。
別酒盈觴,一聲將息,送君歸去。
便煙波萬頃,半帆殘月,幾回首,相思苦。
可憶柴門深閉,玉繩低、翦燈夜雨。
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愁對西軒,荔墻葉暗,黃昏風(fēng)雨。
更那堪幾處,金戈鐵馬,把凄涼助。
康熙十二年(1673),十九歲的納蘭性德與嚴(yán)繩孫結(jié)識,成了忘年之交。嚴(yán)繩孫應(yīng)納蘭性德的邀請在明珠府借住了兩年,二人作詩詞互相酬唱,無所不談。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嚴(yán)繩孫告假南歸,納蘭性德對好友的離開傷心不已,前后共寫下五首詞相贈,足見二人情誼之深厚,這首《水龍吟》便是其中之一。
離別之情裝滿了酒杯,詞人卻只能一聲嘆息,目送友人離去。納蘭容若感慨道:早知道人生離別多,不如我們從未相遇過。
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喜,哪怕步步為營,也無人可以預(yù)測未來。既然攔不住,就順其自然吧,總不能因為害怕傷心,就拒絕所有的緣分啊。
納蘭容若思念龔鼎孳: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jīng)年。
一片暈紅才遮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龔鼎孳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任會試主考官,詞人正出其門下,是年秋,龔氏卒去。
納蘭性德在園中觀賞海棠時,面對海棠零落的場景,想念好友龔鼎孳,有感而作。以花零落,引出對友人的思念,想當(dāng)初,兩人攜手同游,如今,卻成空夢。
友人總是帶來陪伴和歡樂,如今,友人離去,也帶走了納蘭的快樂。
可人生不就是這樣,正因為悲喜相伴相生,才讓我們可以在開心時更加珍惜,失望時能夠釋懷??!
納蘭容若初見顧貞觀:不信道、遂成知己。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
然諾重,君須記。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顧貞觀與納蘭容若相識,榮辱與共,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這首詞即是納蘭性德與顧貞觀相識不久的題贈之作。
據(jù)顧貞觀記云:“歲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見即恨識途之晚,閱數(shù)日,填此曲為余題照?!?/p>
顧貞觀是納蘭容若最好的朋友,兩個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下,寫下此詞。即使歷經(jīng)劫難,友情也要長存,這份情誼到來生也難以補足啊。
與朋友期待來生再續(xù)前緣,可知這份友情如此深厚。不過,來生太過遙遠(yuǎn),珍惜當(dāng)下的每一刻,才是今生最重要的事情。
納蘭容若不舍顧貞觀: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于中好·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
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jié)約重還。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因為母喪,顧貞觀要回?zé)o錫,納蘭容若十分難舍,寫下此詞。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笔钱孆堻c睛的一筆。剛剛畫好的小像籠罩在裊裊升起的淡淡香煙之中,納蘭容若細(xì)細(xì)觀察許久,卻還是不滿意,妙手丹青仍然畫不出我的離傷與思念。
當(dāng)友情濃烈時,愛情也為之遜色。
納蘭容若為友人傷懷: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納蘭容若的詩總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鳳悲畫扇”的意境。這就似乎是,他是人間惆悵客,這一腔的愁緒,容若無處可訴,只有傾訴于詩詞之中。高產(chǎn)的詞作還有高質(zhì)量的詩詞,讓容若著稱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