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絡(luò)上流傳起一個“新型不孝”的概念。
什么是“新型不孝”?
博主@五味俱全 給出了通透的解釋:
新型不孝,就是父母辛苦了一輩子,希望孩子能飛黃騰達(dá),讓他們揚眉吐氣,孩子卻達(dá)不到父母的預(yù)期。
新型不孝,就是父母以為孩子在大城市貪圖享樂,不找對象、不結(jié)婚,讓父母恨鐵不成鋼。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自己的榮耀,而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卻是滿地狼狽。
很多人雖身在大城市,卻住著逼仄的出租房,生活過得緊蹙而孤寂。
每天早出晚歸,一邊要應(yīng)對工作的繁重和生活的無情,一邊還要小心翼翼地游走在人情冷暖間。
現(xiàn)實的殘酷與父母的期許碰撞在一起,矛盾氤氳而生,于是就有了那句火遍全網(wǎng)的話:
“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卻已經(jīng)淚流滿面?!?/p>
其實,哪有什么“新型不孝”,不過是兩代人的成長經(jīng)歷和思維方式不同。
自律,去除外在油膩。
父母看子女,時常包裹著愛的糖衣,總會不經(jīng)意間放大孩子的成就和榮耀。
都說父母總“報喜不報憂”,子女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強(qiáng)忍酸楚與苦澀,撐起笑顏說“我一切都好”,而在內(nèi)心深處,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感嘆:
“對不起,沒能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但我已經(jīng)拼盡全力。”
命運從不仁慈,不會輕易給誰成功與幸福,有的只是無盡的風(fēng)霜和磋磨。
孩子在生活中摸爬滾打,恰如所愿,只是偶然,不如所期,才是常態(tài)。
成年后,孩子是父母的老師。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真的太過于固化,而是沒有人帶他們跟上隊伍。
若有人主動架起橋梁,便能跨越歲月的鴻溝。
看過一句扎心的話:“我們踩著父母的肩膀看到了盛世的燦爛,卻嘲笑他們見識太少,眼光太淺?!?/p>
父母的落后,不是無能,不是淺薄,而是他們傾其一生在滋養(yǎng)我們。
我們時常嫌棄父母思想陳舊,跟不上潮流,可細(xì)細(xì)想來,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么?
父母年華已去,不再青春年少,需要有人拉一把,才不會原地落下。
孩提時代,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成年之后,孩子該是父母的老師。
父母子女一場,雙向奔赴才是最好的出路。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共同心愿。”
為人父母,期待子女變好,是永恒的夙愿。但愛不是枷鎖,而是理解和支持。
最近,谷愛凌和媽媽的故事點醒了無數(shù)人。
在北京冬奧決賽時,谷愛凌跳前兩跳的分?jǐn)?shù)均落后于其他兩位選手。
谷愛凌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建議她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動作,力爭銀牌。
但這次谷愛凌沒有聽媽媽的話,她決定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
媽媽也沒有阻止女兒去冒險,只淡淡地說:“OK,這是你的比賽,那就好好享受它?!?/p>
媽媽一直是這樣,從不強(qiáng)求谷愛凌順從自己,她會給予意見,但也尊重兒女的選擇。
有時,甚至?xí)窠馀畠翰槐胤彩伦非笞詈谩?/p>
或許,這就是父母與子女的最好出路:雙向奔赴。
“我給你最深切的信任,你回饋我更好的自己”。
心理學(xué)家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p>
把信任和理解融入愛里,才能化作一股暖流,流入彼此的心間。
父母子女一場,放下對立的倔強(qiáng),朝同一方向奔跑,那些許過的愿望自會一路生花。
愿所有父母與子女,相見如遇暖陽,相處如沐春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