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漢文帝霸陵被發(fā)現(xiàn)#、#漢文帝霸陵千年謬誤被糾正#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們一波歷史討論熱潮。說起“陵”,眾所周知,古代只有皇帝的墓能被稱作陵,后來也稱很多皇室人員的墓為陵。
自古以來,皇帝皇后太后的陵墓可謂多如牛毛,也許學習歷史或者考古的朋友都能記住每一座皇陵。但對普通大眾而言,耳熟能詳?shù)幕柿暌簿土攘葦?shù)個而已: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始皇陵、漢武帝的茂陵、李世民的昭陵、武則天立下無字碑的乾陵、近代被軍閥搶掠的清東陵等等。
但還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帝陵卻是在文學界最有名的,那就是這兩天熱搜上火爆的漢文帝霸陵(也作灞陵)。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唐詩》中提及霸陵(或灞陵)的唐詩就有100多首,而兩宋元明清相關的詩、詞、曲更是多達數(shù)千首。霸陵可謂是騷人墨客的寵兒,在眾多帝王陵中獨樹一幟。
古代詩人之所以如此熱衷于將霸陵寫入詩詞,是因為漢文帝的霸陵風水實在獨特,也就是位置太好了。霸陵依灞河(也作霸河)而建,因此得名霸陵。灞河有橋曰灞橋(也作霸橋),這座灞橋,可謂是關中要沖之地,乃是進出長安城的必經之處。
隋代時,隋文帝在灞橋兩岸廣植柳樹,修建驛站和灞橋亭。至唐代時灞河兩岸盡是垂柳,橋上可望見漢文帝霸陵。橋那邊是一片原野和蒼茫霸陵,而橋這邊遠看長安城池恢弘壯麗。唐代凡有人離開長安,親友送別,便送至灞橋即止,折下橋頭柳枝相贈。
久而久之,灞橋成了送別之地,折柳也成了送別的習俗。而文人墨客灞橋送別自然少不了吟詩作賦,于是“灞橋”、“霸陵亭”、“灞橋柳”、“灞上”經常出現(xiàn)在文人詩詞中,連帶著霸陵也為詩中???。
不過大多詩詞中帶有“霸陵”的一半是詠史懷古之作,帶有“灞橋”的則多為送友贈別之作。今天咱們就來欣賞幾首關于霸陵灞橋的經典詩詞。第一首自然是最有名的“百代詞曲之祖”——李白的《憶秦娥》: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憶秦娥》世傳是李白所做,但真?zhèn)坞y辨,古今爭議不絕。然而無論是誰所作,此詞的藝術成就之高卻是誰也無法否定的。
這首詞看似是寫女子相思,又似乎是文人比興寄懷,也仿佛是即景懷古,每讀一遍就有新的韻味,或凄婉動人、或氣象開闊、或意境深遠,令人欲罷不能。尤其是“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兩句言有盡而意味無窮。此詞也是描寫霸陵最經典的一首詩詞。
再來看李白的另一首霸陵送別詩——《灞陵行送別》:
"灞陵行送別
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
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歧,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
紫闕落日浮云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
驪歌愁絕不忍聽。"
這是一首典型的霸陵送別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已有濃郁的離別氣氛。后數(shù)句接連描繪霸陵春草、古道、西京、宮闕、落日、浮云,渲染出綿長而深厚的離別情意,最后兩句才點出離別,由視覺之景寫到聽覺之聲,“驪歌愁絕不忍聽”!將這如同“灞水流浩浩”的離別之情戛然止住,觸發(fā)的更深遠的愁思,余韻繚繞,回味不絕。
"臨江仙
宋·許庭
不見灞陵原上柳,
往來過盡蹄輪。
朝離南楚暮西秦。
不成名利,贏得鬢毛新。
莫怪枝條憔悴損,
一生唯苦征塵。
兩三煙樹倚孤村。
夕陽影里,愁殺宦游人。"
宋代詞人許庭,生平傳世詞作僅有5首《臨江仙》,此詞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詞吟詠的是宦游羈旅之嘆,借霸陵柳迎來送往,感慨為功名利祿進出長安城而忙碌的人,空自白了鬢發(fā),折損柳條,卻一事無成。一句“兩三煙樹倚孤村,夕陽影里,愁殺宦游人”即景感嘆,蒼涼中頗有人生百態(tài)之感。
"少年游
北宋·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
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
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
離思滿蘅皋。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
獨自憑蘭橈。"
柳永的《少年游》,是詞人離開長安時所作,也是一首懷古傷今詞?;厥走b望長安灞橋一帶,參差煙柳,風光如同前朝漢唐。然而滄海桑田,“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表達出詠古之思和滄桑變遷之嘆。
下闋寫離長安的哀情,分別從視覺之景和聽覺之曲寫離愁,目之所見,耳之所聞,都如離愁般紛至沓來,游子飄零之意盡含其中。
"西河
北宋·周邦彥
長安道,瀟灑西風時起。塵埃車馬晚游行,霸陵煙水。亂鴉棲鳥夕陽中,參差霜樹相倚。
到此際。愁如葦。冷落關河千里。追思唐漢昔繁華,斷碑殘記。未央宮闕已成灰,終南依舊濃翠。
對此景、無限愁思。繞天涯、秋蟾如水。轉使客情如醉。想當時、萬古雄名,盡作往來人、凄涼事。"
周邦彥的《西河》是一首霸陵懷古詞,這首詞既有許庭詞的宦游之嘆、也有柳永的詠古之思。前兩闋都是描繪霸陵風景、追思昔日繁華,對比今日蒼涼,生滄海桑田的感慨。第三闋因景抒情,表達昔日“萬古雄名”盡成“凄涼事”的“無限愁思”。整首詞鋪敘有致,寫景蒼涼壯闊,抒情饒有余韻,也是一首霸陵懷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