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年間,李世民看著身邊溜須拍馬的宇文士及說道:“魏征時常勸諫我要遠離佞臣,我一直不知道是誰,現(xiàn)在知道了?!币话闱闆r下,被皇帝說成佞臣的人都會嚇個半死,可宇文士及恰恰不是一般人。
事情的起因是,一日李世民在皇宮中觀賞花木,看到一棵樹后說道:“此乃佳木!”這時宇文士及便立刻順著皇帝的意思大加贊賞這棵樹。因奉承之詞,太過刻意,讓李世民感到不快,便說出了那些話。
宇文士及明知道皇帝是向自己發(fā)難,于是對著生氣的李世民道:“宰相們經常犯顏進諫,影響您的心情。不過幸好有我在您身邊,不如稍微將就一下,要不然您即使貴為天子,又有什么樂趣呢?”李世民聽到后,臉色緩和了很多。
一道難題就這樣被宇文士及給化解了,阿諛奉承的佞臣竟然把自己說地如此與眾不同,溜須拍馬之言竟然是為了緩解皇帝被那些犯言直諫產生的壞情緒。就圓滑程度來講,宇文士及絕對是高手。
宇文士及,隋朝將軍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的弟弟,大唐郢國公。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發(fā)動江都之變,弒殺隋煬帝楊廣,立秦王楊浩為帝。同年,李淵建立了唐朝,李淵和宇文士及有舊交,便派人去黎陽找他。宇文士及為了給自己多留一條后路,暗中派人前往長安。
宇文士及的人到了長安后,將一個金環(huán)交給了李淵。結果李淵大喜道:“宇文士及與我同朝為官,如今送來金環(huán),就說明他有意投奔我?!辈痪弥螅钗幕皯?zhàn)事接連不利,還毒死楊浩,自立為王。
宇文士及雖然被封為蜀王,但他預感到哥哥的勢力應該不會長久,于是就以籌糧為名,遠離了是非之地。結果,很快宇文化及就被竇建德打敗,還被滅了族。而只身在外的宇文士及逃過一劫,投奔了李唐。
李淵見到宇文士及前來投奔,率先發(fā)難道:“如果當初你們兄弟擊敗了我們李氏父子,會放過我們嗎?”宇文士急忙謝罪道:“臣罪該萬死??蓮那俺寂c陛下同朝為官時,就常常與陛下密論時局,而且陛下稱帝后,我就讓人送來了金環(huán),表示歸順之意,希望能以此贖罪?!?/p>
此時,宇文士及的妹妹是李淵的昭儀,深受寵愛,李淵也就沒有為難他。因為宇文士及的妻子是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當初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后,南陽公主為父報仇,休掉了宇文士及,后來也出家為尼了。因此,李淵將宗室之女壽光縣主嫁給了他為妻,同時授予官職,從此得李唐重用。
后來,宇文士及隨李世民出征,升任中書侍郎,進封郢國公。后來又代理侍中兼天策府司馬。玄武門之變后,宇文士及擔任涼州都督,當時突厥屢屢進犯大唐,宇文士及威惠并施,安寧地方,深得民心。
后來,李世民召其回朝,任命為右衛(wèi)大將軍,經常召其入宮議事,直至深夜才得以離開。有時宇文士及休假的時候,李世民也會讓人來召。但宇文士及生性謹慎,對于宮中與皇帝商議之事,就連他的夫人也未曾透露半分。
因此,雖然宇文士及擅長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但他絕非庸人,李世民雖說他是奸佞之臣,可對他仍是很重用的。
公元624年,宇文士及病逝,李世民追封其為左衛(wèi)大將軍,涼州都督,陪葬昭陵,賜謚號恭。這確實是個好謚號,所謂“正己接物為恭”。
可直到李世民賜如此謚號給宇文士及后,很多大臣不滿意了。黃門侍郎劉洎就上奏道:“宇文士及生活奢侈,還擅長阿諛奉承,怎能用恭做謚號?!?/p>
最終,眾臣商議后一致認為宇文士及的謚號應該用“縱”,“弱而立志曰縱;敗亂百度曰縱,忘德敗禮曰縱”。就這樣,宇文士及的一生就被蓋棺定論了。
至于宇文士及的為人,不管是李淵還是李世民,自然也是知道的??苫实垡彩侨?,忠言逆耳聽多了,偶爾也需要聽一些奉承之言緩解一下心情。
事實上,宇文士及也并非只會溜須拍馬之人,自身也是很有能力的,否則也不會深受兩代帝王重用。所以不管是忠臣還是佞臣,身為帝王,他們需要的都是在適當?shù)臅r候能為己所用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