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浙江杭州人士,我國宋代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的成就不止在天文、地理、數(shù)學、化學、物理、醫(yī)學等科學領域,甚至在在水利、軍事、環(huán)保、石油上的造詣也頗高。他的美名享譽中外,在國人心中,他是個擁有舉世無雙才華的大才子,是中國科學史上的一根標桿,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為了紀念他,中國科學院1979年將一顆小行星以“沈括”之名命名;在海外人士眼中,他被高度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和“中國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由于在數(shù)學上的杰出貢獻,日本數(shù)學家三上義夫也曾對沈括做出高度贊譽。
然而,沈括這樣一位不可多得的科學人才,為了在政治生涯中長存,也曾干過打小報告,玩過文字獄的勾當。政治生活中的沈括,一改科學中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捕風捉影,構(gòu)陷了當時中國文學史上著名詩人蘇軾的罪名。
沈括與蘇軾年齡相差不大,據(jù)說兩人最初進入官場時同在崇文館——宋朝時皇家圖書館共事過,兩人又都為不可多得的大才子,按理來說兩人應是惺惺相惜,但為何沈括要構(gòu)陷蘇軾呢?
青年時期的蘇軾,由于才華出眾,二十剛出頭就順利步入了仕途,雖說早早地進入官場是一段美談,但是同時蘇軾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時的蘇軾恃才傲物,隨心所欲,口無遮攔,想說什么、想做什么從來都是一往無前,于是他得罪了當時的宰相王安石。
在生活中,據(jù)說蘇軾有一次私自錯改了王安石的詩,也引得王安石甚是不悅。蘇軾去王安石書房找王安石,正巧王安石不在,蘇軾看到幾案上王安石作好的兩句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年紀輕輕的蘇軾不解其意,但是認為這兩句甚是不妥,明月如何會叫,黃狗又怎么臥在花心呢?于是提筆就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敝钡胶芫靡院筇K軾才明白王安石詩中的明月為明月鳥,黃狗為黃狗蟲,但是為時已晚,蘇軾為此遭遇了貶謫。
在政場上,王安石由于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所向披靡,實施了新法進行激進的改革,由于新法觸動了當時的豪強、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這使每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站好立場,沈括選擇與王安石站在同一立場,而蘇軾則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這時沈括與蘇軾的宦官之路也就漸行漸遠了。但真正令蘇軾陷入文字獄的沼澤的卻是蘇軾不顧權(quán)勢勇敢表達自己作為反對派的政見,他的《上神宗萬言書》中公然反對新法,還將矛頭直指王安石等人,更在文中直述“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币馑际钦f自己保守堅持反對新法,不想與朝中的所謂“新進”共事,請求皇帝把他外放為官。這于皇帝的面子上過不去,還讓王安石顏面甚是難堪,于是王安石與蘇軾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政敵?! ?/p>
為了網(wǎng)羅蘇軾的“證據(jù)”,王安石下令嚴加調(diào)查,這時沈括作為督查被派到杭州檢查水利建設,或許是經(jīng)過了王安石的授意。沈括在杭州期間假裝與蘇軾友好,盡顯當初共事之誼,與蘇軾品詩論道,但是暗中偷偷把蘇軾的詩作抄錄下來,一回到首都河南開封就把蘇軾的詩籍整理出來,斷章取義,添油加醋,再呈給皇上。內(nèi)容廣到整理、注釋蘇軾一百多首詩詞,例如蘇軾《詠檜》中歌詠檜樹道:“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沈括注釋道:“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于此!”
王安石甚至拜托姻親幫忙上書彈劾蘇軾,后來朝中眾人都跟風彈劾蘇軾,認為蘇軾目無王法,并斷章取義蘇軾的詩文,認為蘇軾的詩文是公然反對新法的證據(jù),皇帝于是下旨拘捕蘇軾,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也是較早的文字獄?! ?/p>
王安石一派為了將蘇軾的罪名落實,不惜制造文字獄,蘇軾為此差點丟了性命。從此,每每論及沈括,他打小報告的人生污點總是與他的絕世才華齊名,成為了人們的談資,這件丑事也在南宋初期王铚的《元祐補錄》詳細記載著。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凱風網(wǎng)獨家稿件,歡迎廣大媒體轉(zhuǎn)載,請點擊本鏈接按此要求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