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狼人伊人中文字幕,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中文字幕日本特黄aa毛片,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有你真好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原創(chuàng)】韓信,一個政治上“缺心眼兒”的開國名將?

作者:宋乃成 · 2016-12-01 來源:凱風陜西

  大漢王朝第一開國名將韓信,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軍事理論家。他熟諳兵法,用兵靈活,戰(zhàn)功卓著,創(chuàng)造了諸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zhàn)”,“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一系列堪稱經(jīng)典的戰(zhàn)例,同時,他平定三秦、破魏滅趙、降燕伐齊,并最終在垓下之戰(zhàn)中全殲了西楚霸王項羽的楚軍,迫使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殺,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為大漢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立下了殊勛。在他受貶黜后,還與張良一起整理兵書,并著有兵法三篇,為我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從這幾個方面來說,韓信都可以算是居功至偉了。

  

  劉邦曾經(jīng)總結自己奪取天下的原因,說:“夫運籌帷幄當中,決勝千里以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方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p>

  雖然韓信在軍事上是天才,甚至有人譽其為“兵仙”,但其在政治上卻是個“缺心眼兒”,使得“漢初三杰”之中,只有韓信被安上“謀反”之名,死于漢高祖劉邦之妻呂后之手。

  那么,韓信都辦了哪些“缺心眼兒”的事兒呢?

  ——中途投奔而來還不忠誠,這讓劉邦很不放心

  韓信本來是項梁的手下的一個無名小卒,項梁死后,他又跟隨著西楚霸王項羽征戰(zhàn)沙場,但項羽卻看不上他,只給了他“郎中”這樣的小官職。雖然韓信曾多次向項羽進獻破敵之策,但全都沒有被接受,這讓韓信覺得再跟著項羽混日子是沒什么前途的。于是,韓信就叛楚歸漢,投奔了劉邦,想著能在漢軍那兒混出名堂。但事與愿違,劉邦也只任命他為一個管理糧倉的小官——“連敖”,他仍然默默無聞。

  甚至在后來,韓信等人因為犯法而被判處死罪,當韓信前面的十三個人都已經(jīng)被斬首,就要輪到韓信時,韓信抬頭看到了監(jiān)斬官夏侯嬰,就大喊:“漢王不是想要統(tǒng)一天下嗎?為什么又殺掉壯士”? 夏侯嬰覺得奇怪,又看韓信相貌威武,就赦免了韓信。并且夏侯嬰在與韓信談話的過程中感到韓信是個人才,于是就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劉邦也的確給韓信升了官,但也僅僅是一個“治粟都尉”而已,仍然沒有重用他。

  

  后來,韓信通過與漢丞相蕭何的多次暢談,讓蕭何認識到了他的非凡才能。蕭何于是也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韓信仍然不受重用。當漢軍抵達漢中南鄭時,韓信考慮到蕭何等人已經(jīng)多次向劉邦推薦過自己,可是自己還是得不到重用,于是就逃走了,但卻被“蕭何月下追韓信”給追了回來。這次,在蕭何極力推薦下,劉邦在陜西漢中筑“拜將臺”,將韓信由一個小官吏破格提拔拜為大將。隨后,韓信從戰(zhàn)略上給劉邦分析了天下大勢,確定了漢軍逐鹿問鼎的戰(zhàn)略方針。但相比于蕭何、樊噲、曹參、周勃、夏侯嬰等始終跟隨劉邦的人來說,中途投奔又有叛逃經(jīng)歷的韓信是不受劉邦信任的。

  

  本來,曾經(jīng)叛逃過,不受劉邦信任的韓信,若是從此忠誠對待劉邦,結局也許會不一樣,但韓信卻沒有這樣做。

  ——擁兵自重還趁危要官要地,這讓劉邦很惱火

  早年,韓信帶兵準備攻打齊國的時候,得知劉邦已經(jīng)派說客酈食其說服齊王田廣歸降。本來,這場伐齊戰(zhàn)爭是可以不打的,但韓信手下的辯士蒯通對他說:漢王只是派了個密使說服齊國歸降,又沒有詔令讓你停止進攻。況且酈食其只是憑借著他那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而你卻統(tǒng)帥幾萬人馬,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占趙國五十多個城邑,難道你一個將軍還不如一個儒生嗎?于是,韓信為了自己的戰(zhàn)功,聽從了蒯通建議,率兵渡河擊齊。齊王認為是酈食其騙了自己,就把酈食其扔進鍋里給煮死了。韓信做了這樣“缺心眼兒”的事兒,就等于是搶了劉邦的功勞,劉邦心里會怎么想?

  隨后,韓信做下了更加“缺心眼兒”的事兒,當他打敗項羽派來的援齊楚軍,平定了齊國后,并沒有馬上派兵去解救正被項羽緊緊圍困在滎陽(今河南鄭州市西北郊的古滎鎮(zhèn)),處境危急的劉邦,反而趁機向劉邦上書,要求封其為“假(代理)齊王”,這種公然的“趁危要官”行為,使劉邦十分惱怒,于是劉邦破口大罵韓信。但在張良、陳平等人又是踏腳,又是耳語的暗中提醒下,劉邦警醒了過來,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于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并征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接著,在公元前202年,劉邦想乘項羽的楚軍饑疲無備之機,突襲楚軍,劉邦下令韓信和彭越兩軍南下合圍項羽。但韓信、彭越兩人卻都擁兵自重,不聽指揮,未能如期南下。結果,劉邦在固陵(今河南淮陽西北)被楚軍打得大敗。劉邦為調動韓信、彭越兩人,只好聽從張良的建議,擴大韓信的封地,并指定韓信指揮此戰(zhàn)。同時,劉邦加封彭越為梁王,也給彭越劃了封地。這樣,韓信、彭越兩人才率兵攻楚,并在當年十二月,將項羽的10萬楚軍包圍并全殲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項羽逃至東城時自剄而死。

  

  但劉邦對韓信這種趁危要官、要地的“要挾行為”非常反感,項羽敗亡后,劉邦突然就奪了韓信的兵權,并將韓信從他經(jīng)營已久的齊地調離,由齊王改封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縣東)?!案咦嬉u奪信軍,徙信為楚王,都下邳”。

  ——行為高調還不知避嫌,這讓劉邦很生氣

  在韓信為將的時候,其行為就比較高調,這在政治上就是“缺心眼兒”的表現(xiàn)。比如有一次,劉邦與他閑談漢軍將領的帶兵能力問題,劉邦隨口問韓信:“‘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辦耳’?!庇谑菤v史上留下了“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雖然韓信向劉邦解釋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但也許在劉邦看來,這就是韓信在藐視自己,這怎能不引起劉邦的猜忌。

  尤其是后來,當劉邦剝奪了韓信的兵權,并將他由齊王改封為楚王時,其實已經(jīng)顯示了劉邦對韓信的不放心和不信任,韓信若能從此謹小慎微,行為低調些,也許還能有比較好的結果。但韓信卻不是這樣的。

  比如說,項羽敗亡后,一個與韓信關系很好,但被劉邦記恨的楚將鐘離昧投奔了韓信,韓信隱匿不報。直到有人向劉邦告發(fā)韓信謀反,劉邦將要到楚地時,韓信才為了取得劉邦的信任,逼迫鐘離昧自殺,并將其頭顱獻給劉邦。后來,劉邦雖然赦免了韓信,僅僅將韓信由楚王降為淮陰侯,但劉邦心里則會對韓信的“忠誠”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并且,劉邦對韓信出賣朋友自保的行為,也可能產(chǎn)生厭惡之情。

  緊接著,被降為淮陰侯韓信又做了幾件“缺心眼兒”的事兒,這就更加讓劉邦忌恨。比如說,已經(jīng)被降為淮陰侯的韓信,這時為更應當韜光養(yǎng)晦,夾起尾巴做人,以保性命。但韓信卻不是如此,他對劉邦心懷不滿,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也不跟隨皇帝出行。他甚至恥于同劉邦的親信絳侯周勃、穎陽侯灌嬰等人為伍。有一次,韓信見到劉邦的妹夫——舞陽侯樊噲,雖然樊噲對韓信極為尊敬,對韓信行跪拜禮恭迎恭送,并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但韓信出門后卻譏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充分顯示了他的高傲與對劉邦降其爵位的不滿。這些事情傳到劉邦的耳朵里,劉邦會怎么想呢?

  更有甚者,韓信還與他曾經(jīng)的親信部將——巨鹿郡守陳狶有聯(lián)系。當陳狶反叛漢朝時,劉邦決定御駕出征,韓信竟然稱病不愿隨同前往征討,并且還派人暗地里與陳豨聯(lián)絡,這就更加坐實了其“謀反”之罪。于是,劉邦妻子——皇后呂雉在采用蕭何之計,將韓信騙入宮中,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將他斬殺,并誅其三族。同時也給世人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這樣看來,韓信之死并不是傳統(tǒng)認為的“狡兔死,走狗烹”,而是由于他政治上的“缺心眼兒”所導致的“自取滅亡”?! ?/p>

分享到:
責任編輯:張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