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狼人伊人中文字幕,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中文字幕日本特黄aa毛片,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有你真好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原創(chuàng)】翼王石達開留在綦江的遺恨

作者:劉克洪 · 2016-08-05 來源:凱風網(wǎng)

  重慶市綦江區(qū)地處川黔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太平天國著名將領翼王石達開及其所部就曾在綦江與清軍多次激戰(zhàn)。太平軍在綦江征戰(zhàn)的故事,清代道光《綦江縣志》及有關史料均有詳細記載。然而太平軍在綦江幾戰(zhàn)俱敗,攻而不克,留下深深遺恨。

  一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7月23日,石達開所屬賴裕新部由貴州溫水,經(jīng)綦江石壕、趕水、扶歡到達距綦江縣城15公里的三江。綦江知縣楊銘急令閉城,并派員率團練扼守入城的三步梯、石佛崗及糍粑店一帶。

  賴裕新分路進攻,均遇到團練頑強抗擊。進攻綦江受阻,賴裕新被迫率部轉向南川開去,次日晚上退至蒲河。25日早晨離開蒲河,當日攻占萬盛,然后開往南川。

  7月29日知縣楊銘以“通賊”罪,將三江貧苦文生申培元斬殺。

  二

  清同治元年(1862年)3月23日,石達開率大部隊10萬余人由萬盛場向綦江進發(fā)。24日親率“老鵲營”飛馳永豐場,登門拜望曾在“岳麓書院”執(zhí)教多年學識淵博的同榜年兄王清澄。

  當天,正逢王清登的母親百歲壽辰,前來祝壽的遠親近鄰絡繹不絕,熱鬧非凡。翼王親臨,更給這山鄉(xiāng)的百歲壽慶增添了光彩。故人相見喜不自禁,暢敘別情。中午王清澄陪翼王步入堂屋,與前來祝壽的賓客共赴筵宴。

  開席之時,堂屋正中小方桌上陳放一罐農(nóng)家自釀雜酒,醇香撲鼻,熱氣騰騰。大家請翼王先品嘗,翼王謙遜再三,離座走到酒罐前,左手握住空心竹管,正欲低頭吸酒,忽然王清澄快步上前對翼王道:“賢弟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今日駕臨寒舍,豈能無詩?望吾弟先詩后酒?!睗M座賓朋,對王清澄的提議,歡呼雀躍,掌聲雷動。翼王笑逐顏開,環(huán)顧滿堂道:“年兄過譽,小弟戎馬生涯以來,筆墨荒疏,但恭敬不如從命,愿將過去喝雜酒時的拙作一首,奉獻吾兄及在座諸君,敬請斧正!”剎時,四座鴉雀無聲,翼王高聲吟道:“萬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亦低頭。五龍抱著擎天柱,嚼得黃河水倒流?!币硗跻髁T,滿堂喝彩,贊不絕口。

  下午,王清澄陪同翼王游覽了“白云觀”。在白云觀后山腰石壁上刻上“石達開到此”五個大字,落款是“同治元年3月24日”。晚上,翼王夜宿王清澄家,同榜舉人,促膝談心,抵足而眠。并請王清澄到軍中來運籌帷幄,共襄盛舉。開初王清澄不愿,后經(jīng)過幾天推心置腹的懇談,王清澄終于接受了翼王的邀請,跨上征程。

  3月25日清晨,石達開經(jīng)石角到三江時,三江地方團鎮(zhèn)申培源親迎翼王,翼王問:“我欲沿江而上可乎?”申答:“離此十里有 ‘關門殺’(關門石諧音),兩山對峙,道路崎嶇,一將擋關,萬夫莫敵,于大王行軍不利?!币硗蹀D面指下游問:“我欲順江而下,可乎?”申答:“此去十二里,有‘百步梯’,梯陡三百,居高臨下,兵家所忌。”翼王又指對面山坡問:“我欲渡江翻山而過,可乎?”申答:“前去八里,有‘牛樹石’,羊腸小道,山勢險峻,怪石嶙峋,牛過尚且不能,況大王十萬雄師乎。”

  臨別前,申增源呈上筆硯,展開宣紙,請翼王題詞留念。翼王書法造詣高深,濃墨過處,白紙上留下16個雄渾豪放、剛勁有力的大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翼王走后,申培源因接觸過太平軍,被人誣以通“賊”罪上告知縣楊銘,被楊銘殺害。后來有人將翼王手跡刻石立碑于“明家溝”大路旁,1936年修筑川湘公路時,石碑被毀。

  26晨,太平軍抵達綦江城郊石佛崗,隨即從龍石寶和上菜壩泅水過河進攻縣城,隨后在河上搭浮橋往來,大隊人馬從東、南、北三面將縣城圍定。當夜攻打縣城南門,城上矢石齊下未克。同時,安插在城內(nèi)的探子也被偵悉殺害,這給太平軍攻打縣城,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27日,太平軍大隊陸續(xù)到齊,“四周連營百里”,石達開駐蹕萬順鹽號,并在駐地門上貼上了“圣主本慈仁,只恨他污吏貪官,敗壞二百余年基業(yè);皇天降眷顧,全憑我雄兵猛將,掃除十七省妖魔”的楹聯(lián)。

  石達開駐定后,隨即發(fā)起攻城。次日攻西門炮臺,知縣楊銘率眾擊退。30日,太平軍趁風雨大作,于南門橋扎木城進攻,也被楊銘用炮火推毀。

  4月3日,清軍安定軍統(tǒng)領唐炯自南川率軍來綦江增援。唐炯懾于太平軍的聲威,不敢輕進,在距城十里之外的樂升坪扎營。楊銘為加強防御,取街民木柜扎內(nèi)城,用土填緊,外掘壕溝,并配備百名精壯團勇守護。當日,從思里增援的清軍進攻營盤山,也被太平軍擊潰。

  清川東道余桂芳也率400人增援綦江,到達太公山后,余桂芳譴人入城投信。楊銘為打通聯(lián)系余桂芳部通道,懸賞銀200兩,想暗入焚毀石佛崗太平軍營。重賞之下,楊銘部下楊飛熊率數(shù)十人佯裝太平軍混入其軍營,太平軍失去警覺,石佛崗軍營被楊飛焚為灰盡。

  太平軍久攻縣城不克,于是決定新鑿地道,炸毀城垣,乘驅(qū)而入。因此先開鑿地道,11日晨,隨著轟隆一聲,南門城樓城垣崩壞十數(shù)丈,火焰迷空,木石交飛。太平軍一人執(zhí)旗沖鋒,后隊尾隨搶上。但因楊銘新置內(nèi)城阻隔,擋住了去路,城上槍炮齊施,太平軍進攻受阻。城內(nèi)練勇并以灰瓶投擲,灰四散,太平軍兩目不能睜,攻擊受阻。楊銘又用大炮向后隊轟擊,并派兵出擊,太平軍只得撤退。

  不久,太平軍總承吳云龍率千余人奮勇而進。楊銘“執(zhí)錘擊鼓”組織練勇抵御,并下令:“勝者重賞,退者立斬。”200百多名練勇越溝歷戰(zhàn),太平軍總承吳云龍陣亡。太平軍失去指揮后,向后潰退。石達開見勢,重新組織力量,搶攻縣城。他在管家埡口上,張杏黃旗,騎青花馬,督師前進。而城內(nèi)楊銘亦督團練,左沖右殺,并乘勢燒毀了南門橋太平軍營房。而進攻東、西兩門的太平軍亦被城內(nèi)練勇?lián)敉恕J_開見久攻不下,率師南撤。

  石達開南撤后,楊銘致書駐太公山的唐炯部迅速支援縣城,唐兵自白塔、石佛崗過河時,太平軍組織到管家埡口迎敵,石達開于觀音巖上親自督陣。唐軍揮師直前,城內(nèi)清軍趁勢鼓噪殺出,并驅(qū)城內(nèi)老弱吶喊助威。

  雙方激戰(zhàn)多時,終因太平軍多為新兵,缺乏嚴格的軍事訓練,傷亡慘重,20余名總制陣亡,戰(zhàn)事漸漸不支,乃棄刀槍、衣物、米糧等輕重,輕裝向橋河方向撤退。清軍乘勢追擊,將觀音巖、沱灣、紅廟、關帝廟等太平軍營地踏毀,搜去查封倉庫和當鋪的封條數(shù)百張,太平軍在綦江“拘船只趕造兵船水陸攻渝”的作戰(zhàn)計劃和安民招賢的告示亦被搜去。

  石達開從綦江撤退以后,率部由附里、安里進入江津。

  三

  8月初10日,石達開又率師進入綦江,當日進攻中峰大埡口。該處由于團勇把守嚴密,太平軍遂改道經(jīng)三會、分水開往東溪。

  石達開本軍大營設于東溪鎮(zhèn),前隊駐青羊市,中隊踞高廟場,后隊駐三會場,并分兵扶歡羅汪村等地籌集軍糧,號稱20萬大軍。

  知縣楊銘飛函全縣各地官紳,入寨自保,晝夜戒嚴。并命令各里鄉(xiāng)團堅壁清野,不允太平軍籌糧。一面并派人嚴守北渡,以扼綦河水道,一面又嚴令堵防劉羅坪,阻擊太平軍上山。

  與此同時,石達開在東溪觀音巖山麓丁家灣大本營召開軍事會議,共商制訂進攻成都的行軍計劃。石達開決定兵分四路,宰輔、賴裕新、李福猷共率軍10萬分為一、二、三路軍,各率一路從清軍防守薄弱的貴州繞道云南渡過金沙江;石達開率大本營軍10萬為四路軍向南川進攻,約期在金沙江北岸的木川會師,共取成都。這就是被稱為成就偉業(yè)的“東溪決策”。

  石達開路過趕水,扎營于“營盤崗”,并在此抓了一個豪紳殺了祭旗,隨即向貴州進軍。路過石壕場時,石達開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廣行布告。一日,乘興題詩一首于牛市口中堂上,詩曰:“戎馬倥傯又七年,聲振東南日月邊。中原逐鹿緣何事,祇為安民解倒懸。”

  當年潤8月上旬,石達開率太平軍離綦。在轉戰(zhàn)貴州、云南后進入四川,但遭到四川總督駱秉章和湘軍的圍追堵截,在大渡河陷入重圍。1863年4月12日,石達開為保僅存的3萬多將士性命,自愿受陳,后被四川總督駱秉章殺害,就義于成都。

  版權聲明:本文系凱風網(wǎng)獨家稿件,歡迎廣大媒體轉載,請點擊此處按要求轉載。  

分享到:
責任編輯: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