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朝代更迭頻繁,共458位皇帝,其中有明君、亦有昏君。如明君有李世民、漢武帝劉徹、康熙皇帝等等,昏君有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等等。但是小編認為昏君明君并非絕對的。如隋煬帝楊廣一生有功有功,他開創(chuàng)的科舉制度,影響深遠,利在千秋。除此之外,還有明朝也有一位皇帝,是昏君的代表,但臨死做了一件好事。
這個人就是明朝最有傳奇色彩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zhèn)。其實按照正常的來講朱祁鎮(zhèn)并不算是一個非常昏聵的君主,他九歲登基,根本沒辦法親征,大權(quán)都在他的母親跟他的祖母兩位張?zhí)蠛彤敃r著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薄手中。三楊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內(nèi)閣大臣,兩張?zhí)笠彩怯忻馁t后,在這五位還在的時候英宗時期是延續(xù)“仁宣之治”的盛世。
按照這樣的發(fā)展,明英宗朱祁鎮(zhèn),即使能力不強的話,也會做一個很好的守成之君。但是事情在沒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明朝第一位權(quán)奸,大太監(jiān)王振。此人利用英宗的寵愛,肆無忌憚,甚至在韃靼進犯邊境之時慫恿這個少不更事的皇帝御駕親征,要重振父祖的光輝。一個少不更事的少年加上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太監(jiān),這樣的親征組合是必然失敗的,造成了有明一代最大的危機“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損失殆盡,江山岌岌可危,隨時可以覆滅,并且英宗自己還做了敵人的俘虜。開始了他長達一年的俘虜囚徒生活。
在一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后,皇位上面已經(jīng)有人,他只能再次作為囚徒被他的弟弟囚禁了起來,這一次囚禁整整7年時間,但是機會還是到來了,他弟弟明代宗病重之時,又被一幫利欲熏心之輩利用,重新登上了大寶。在他登基之后殺掉了為大明保住江山的功臣于謙,并且任用曹吉祥這樣的大太監(jiān)為所欲為。
雖然最后他除掉了這些奸佞,但是他的一生已經(jīng)有了很多不可抹去的污點,這些污點并不會隨著他的逝去而消除,而是被史館永遠的記載在史書之上流傳下去。就這樣一位算的上是“亡國之君”聽信讒言,誤殺忠臣的皇帝,卻做了一件在他之前幾千年,數(shù)以百計的君主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廢除殉葬制度,殉葬制度不管陪葬物品,跟活人殉葬,殉葬制度從夏商時期就開始形成,并且一直延續(xù)到明英宗時期,經(jīng)歷了幾千年,不論當國的君主多么英明,多么昏聵,都不會想到要廢除這一制度,只有這一位復(fù)雜的并且不算英明的皇帝做到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不論明英宗作過多少錯事,但是他卻是一位善良的人,一位好人,只僅此一件事情,就可以為明英宗并不光彩的一生添上一筆明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