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yuǎn)流長,上下大約有五千年的時間。說起信仰,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浮現(xiàn)過很多宗教,如佛教、道教、儒教等等。但是在現(xiàn)代中國人的眼中,神確不似西方宗教中的上帝一樣,是萬能。中國人的信仰處于一種“信則有,不信則無”的狀態(tài)。
敬神如神在,可來可不來,不來神不怪。
關(guān)于中國人的信仰其實在100年前就引起了一個外國人的關(guān)注,他就是美國的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在他看來,我們中國人都是多神論者,或是泛神論者。我們對待神明的態(tài)度就像是西方人參加保險一樣稀疏平常。
在我們身體健康平安的時候,定時交錢,盼望著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遭遇了不測,也能夠賠償自己的損失,甚至是挽救自己的性命。可以說我們中國人在對待神明這件事上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到了極致,敬神如神在,可來可不來,不來神不怪。人們依賴神明,卻又獨(dú)立于他們,擁有個性的思維。
其實追溯到上古時期,我們中國也是一個對神明特別尊崇的國家。因此,我們還把我們的居住地稱為“神州大地”。中華文明以上下五千年著稱,在這五千年的上半場中即兩千五百年前,神的文明和創(chuàng)造可以被我們用肉眼清楚地感觸到。
我們的文明起源于神的創(chuàng)造,即大家所熟知的女媧造人,還有伏羲氏、神農(nóng)氏,他們被我們稱為三皇。同時還有后來的五帝,皇帝、顓頊帝、帝嚳、帝堯、
帝舜。傳說中,三皇為我們奠定了生存的基礎(chǔ),利用他們的神通直接造福于我們,而五位神的帝王也是讓我們的生活風(fēng)調(diào)雨順。
神與人的交鋒
而在歷史當(dāng)中,我們所能確定的真正歷史是從夏朝開始。而對于“敬神”卻不“信神”的拐點也正是從此時開始出現(xiàn)了改變。夏商周三朝一步步地將神的存在逐漸隱藏,進(jìn)而以“人”為核心,信仰為輔來治理天下。
我們都知道,商朝是一個充滿著神權(quán)色彩的國家,在當(dāng)時,神權(quán)依然凌駕于人之上,人們都要尊崇神的旨意。在商朝,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職業(yè),那就是“巫師”。巫師,就是神明派到人間的代理人,巫師對接著人與神的溝通,掌管著人的福禍。
而比較著名的一位巫師我們也都曾聽說過,他叫伊尹,就是他輔助商湯滅掉夏桀,開啟了商朝的國運(yùn)。伊尹的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巫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上承天意,代天言事,他就是神的使者。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神明至上”是不可置疑的,如果天子無明,那么這些巫師甚至連天子都可以以神明的名義被他們廢除掉。
當(dāng)伊尹去世之后,依據(jù)“子承父業(yè)”的觀念,就由伊尹的兒子伊陟來擔(dān)任巫師的身份。也正是在這時,他的“妖不勝德”理念使得神的存在出現(xiàn)了降低。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中國人雖然依舊有著封建迷信的思想,依舊相信鬼神之說,但是,對于鬼神的態(tài)度,再也不像西方人那樣,對上帝的那種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了。
而到了武王伐紂時期,神明正式退出了我們?nèi)说臍v史,傳說在那時,人神大戰(zhàn),最后以姜子牙封神而落幕,從此神跡隱藏,不在以真身現(xiàn)世。人們也是消除了對神的恐懼,僅僅存在著一種敬神的思想。在他們看來,神就是人修煉得道之后的樣子,他們也是人。就拿我們現(xiàn)在對龍的圖騰思想一般,我們認(rèn)為我們就是龍的傳人,他們就是我們,我們與他們一般無二。
神權(quán)旁落,人主天下
到了這千年的后半場,我們的思想又出現(xiàn)了新的碰撞。儒、釋、道同時出場,實現(xiàn)了三教合一,中國的鬼神觀,由此進(jìn)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進(jìn)入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從而,具有了 初步的“民本”思想。
在任何一個國家兩種不同形式的信仰往往是互相排斥的,不可能出現(xiàn)融合的現(xiàn)象。而在我國卻是如此地完美而自然地被中國人所接受。我想,這種兼容并包的思想或許也是在歷史的的潮流中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存在了下來的理由。
其實不管在哪個時代,處于哪個階段,無論是統(tǒng)治者,還是平民百姓,都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哪怕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我們依舊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鬼神之說也好,神明上帝也罷,這體現(xiàn)的不是說我們思想混沌,含蓄不清,而是心靈的一種寄托。
尤其是當(dāng)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時,人們更會把希望寄托在神明之上,好讓不好的事情不再上演,也能讓自己重新拾起對生活的希望。在我們古老的中國,也是這樣一直上演著,盡管諸多朝代更迭,但這些統(tǒng)治者們依舊是用神明來維護(hù)自己的統(tǒng)治,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敬神如對人,信仰留于心
在現(xiàn)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清楚,信仰是超越理性的。在這個科技化的世界,也依舊存在著科學(xué)所不能觸及的領(lǐng)域。我們什么都信,我們也什么都不信。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一件非常不能令外國人理解的就是我們會把祖先當(dāng)作神,當(dāng)有老人去世后就會自動升格為神明的形象,他們會長久地住在后世子孫的心目中,也在深深地影響著后人的行為。
我們會對列祖列宗磕頭如搗蒜,我們也深信不疑,列祖列宗具備著保佑我們的超能力,他們的在天之靈,無所不能,他們能讓我們生活平安,升官發(fā)財,大富大貴。所以,中國人的死人可以說就是神,而神就是死了的人。
那么按照這樣的邏輯,神與人沒有任何不同,他們值得我們?nèi)ゾ粗?。就像有些話說的一樣,有的人死了,但他卻依舊活著,不但活著,還變成了神,仍然在統(tǒng)治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國人的心中神不是永恒的,那么我們就不會一直輕信下去。
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人作為一種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探索、作為具有尋求神的本能的生命體,就會一直不停地尋求下去,尋求一種同內(nèi)心相契合的理念,這個會與我們的生活相輔相成,讓我們不再迷茫,向著光明的方向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