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朱祁鈺,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間,知人善任,重用于謙等人,對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景泰帝是歷史上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在哥哥明英宗朱祁鎮(zhèn)被俘之后坐上皇位,后明英宗被救回來,景泰不想還位,就把英宗軟禁在南宮。景泰八年,代宗病,大將石亨和太監(jiān)曹吉祥趁機發(fā)動奪門事變,救出英宗,助英宗從登帝位。三天后曹吉祥又殺了景泰帝。
有人說,如果朱祁鈺能狠下心來,將他哥哥殺了,他的下場就不會那么慘了,真的是那樣嗎?
如果真這么做,朱祁鈺背負的罪名可就大了,但他的下場同樣很慘,不僅皇位不保,還有可能被削其宗籍,廢為庶人。如此看來,把英宗殺了是一件代價非常大的事情,朱祁鈺肯定不敢這么做。
臨危即位,組織北京保衛(wèi)戰(zhàn)
郕王朱祁鈺是明英宗同父異母的弟弟,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英宗率領(lǐng)50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結(jié)果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大軍包圍,明軍幾乎全軍覆沒,英宗也只身被俘,當時皇太子朱見深才兩歲。為免主少國疑,在于謙、王直等大臣的建議和孫太后的同意下,當時身負監(jiān)國之任的郕王朱祁鈺被立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這就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年號景泰)。
朱祁鈺在非常時期被擁立為帝,組織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擊退了瓦剌軍,對明朝有再造之功。但是朱祁鈺當上皇帝于法理來說,其實只能算是特殊情況下的“代行”,只要英宗不死,或者侄兒朱見深長大,景泰帝的皇位終究還是要交出,因此他對迎還太上皇一直不甚上心,一再拖延時間,其目的就是希望太上皇永遠都不要回來,直到于謙說了一句:“天位已定,寧復(fù)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睂τ谥t一向言聽計從的景泰帝才派出李實、楊善出使瓦剌迎回太上皇。
景泰帝一生最大的悲劇就是他對皇位太過于執(zhí)著,當初孫太后先立朱見深為太子后,才答應(yīng)立郕王為皇帝,其意思很明白,大明的天下還是英宗皇帝的,朱祁鈺不過是代理執(zhí)政罷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取得勝利后,朱祁鈺在朝野獲得很高的聲望,帝位也漸漸穩(wěn)固,但他并不滿足于自己當皇帝,而是希望兒子朱見濟能取代侄兒朱見深成為大明王朝的合法繼承人。因此,在太上皇南還后,他便毫不猶豫地將哥哥軟禁在南宮,并派人嚴加看管,這一關(guān)就是整整七年。
奪門之變,英宗對景泰帝展開瘋狂報復(fù)
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帝成功的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是到了第二年朱見濟就不幸夭折了,這件事對景泰帝的精神打擊很大,此后他不斷在子嗣問題上嘗試努力,同時對大臣建議復(fù)立朱見深為太子的建議置之不理。終于在景泰八年(1457年),將軍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等人乘景泰帝重病之事,向?qū)O太后取得懿旨,帶兵直驅(qū)南宮,打開南宮大門,將太上皇迎回宮內(nèi)復(fù)登大寶。再一次當上皇帝的英宗很快就逮捕殺害了兵部尚書于謙和大學(xué)士王文,而景泰帝則在一個多月后不明不白死去,死因不明,有說法說是英宗派人殺害了景泰帝。
景泰帝雖駕崩,但英宗對他的清算才剛剛開始,英宗不僅廢其帝號,還給他上了一個惡謚約“戾”,稱“郕戾王”。僅以親王禮將景泰帝安葬于西山,代宗由此成為明朝自遷都北京以來,僅有的一位沒有被安葬在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景泰帝的結(jié)局很是讓后世為之唏噓,他是明朝很有作為的皇帝,其成就要遠遠高過他的哥哥英宗。很多人說景泰帝太過于心慈手軟,如果狠下心來將他哥哥殺了,或許結(jié)局不會如此。
殺兄無名,其害深遠
首先,若通過非常手段殺害英宗,景泰帝的皇位必然不保,因為侄兒朱見深還在,只有一不做二不休把哥哥英宗和侄兒朱見深一起殺了,才能算是一勞永逸。但是這么大的事情很快就會大白于天下,景泰帝殺兄屠侄,其罪非同小可,滿朝文武誰都保不了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景泰帝會就此結(jié)束皇帝生涯,還要以大逆罪重治。
其次,英宗與兒子同遇害,這對于景泰帝來說是一件代價很大的事情,明朝不是唐朝,不可能像玄武門之變那樣兄弟自相殘殺后才能堂而皇之的當上皇帝,明朝信奉正統(tǒng),皇位本來就是屬于英宗一系,景泰帝軟禁英宗已經(jīng)在朝廷引起巨大非議。如今再殺害皇兄和皇侄,這只會讓景泰帝陷入眾叛親離地步,到時候他被廢為庶人都有可能,而一旦由外藩親王入承大寶,這個結(jié)果就顯然是“兩輸”了。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英宗,景泰帝是絕對不能殺,殺了只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fù)境地。其實在當時景泰帝完全有辦法改變現(xiàn)狀,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夭折后,景泰帝應(yīng)該順從民意及早復(fù)立侄兒朱見深為皇太子,以安臣下之心。正是因為景泰帝在立儲大事上心存私心,才給了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投機分子以口實,最后發(fā)動奪門之變,英宗復(fù)位,對景泰帝展開了瘋狂的報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