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氣溫巨高不下,很多朋友都擔心,在室外活動容易出現(xiàn)“中暑”。
中暑有哪些危險人群?
如何防治中暑?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或在炎熱環(huán)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癥候群。中暑對機體會產生廣泛的損傷,可累積多器官系統(tǒng)。
勞力型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發(fā)病急,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50%以上。
熱射病有哪些高危人群?
體質弱或者抵抗力弱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但是如果在高溫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體育運動,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fā)生高溫中暑,甚至死亡。
預防中暑,要注意這3點
減少高溫作業(yè),多飲水
要避免和減少在高溫的天氣中進行重體力勞動和劇烈的活動;適當增加飲水,飲水應少量多次。不建議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也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
注意飲食及休息
夏季飲食盡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大量出汗及睡覺時避免電風扇或空調直吹。
出行多準備
在室外活動時要穿著輕薄,寬松,淺色的衣服并涂抹防曬霜,佩戴帽子及太陽鏡。
另外還要特別提醒家長們,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里。
在高溫環(huán)境中作業(yè)或運動
應該注意什么?
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huán)境里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建議先進行熱習服訓練。
熱習服是指機體在經(jīng)過后天的鍛煉,達到對熱的耐受力提高,表現(xiàn)為機體對熱的反射性調節(jié)功能逐步完善。加強熱習服鍛煉可有效防范熱射病發(fā)生。
鍛煉時間
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10:00-16:00)進行比賽或訓練;在鍛煉初期,暴露溫度不宜過高,在30度左右為宜,之后逐漸過渡為在較熱環(huán)境中運動,運動項目可交替進行,如跑步和打籃球,連續(xù)鍛煉10天~12天,運動量要大,出大汗,脈搏要達到120-140次/分,運動時間50分鐘到2小時。但如有不適癥狀應及時停止。
鍛煉強度
鍛煉的強度應循序漸進,鍛煉初期,根據(jù)體力情況和基礎情況合理安排,活動量由輕到重。
科學補充飲水
主張少量多次飲水,運動前即應補水,運動過程中定時補水,可每隔15-20分鐘補水200ml,水溫不宜過高。大量出汗,要額外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也可適當飲用糖水或運動飲料。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后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
如果中暑了,該怎么應對?
中暑后要立即停止活動并在涼爽、通風的環(huán)境中休息。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服。
藥物治療:給患者喝水或者運動飲料。也可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降溫:用濕的涼毛巾放置于患者的頭部和軀干部以降溫,或將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
送醫(yī):如果經(jīng)過上述措施患者情況仍沒有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往就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