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三灣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橫跨三門峽、小浪底兩大庫區(qū),位于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東西走向的中條山擋住南下的寒流,三面環(huán)山的地形為大天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越冬棲息地。
近年來,隨著平陸黃河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一萬只。為了能給大天鵝提供足夠的越冬食物,當?shù)厝罕娫邳S河濕地里種植了一些黃豆,為大天鵝覓食提供便利。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濕地的三門峽黃河庫區(qū)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
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jié)隊從繁殖地陸續(xù)遷徙濕地越冬。
來自各地的攝影師已架著相機,屏住呼吸抓拍大天鵝騰飛瞬間的美景。
來亮個相吧。
咦,還會害羞!
大天鵝展翅翩翩起舞
大天鵝展翅翩翩起舞
大天鵝是水禽中的頭號航行家,是大自然提供航行術(shù)的最美典范。它們在遷徙中需要飛越海拔9000米高空,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橫貫中國南北的大天鵝遷徙宛如壯美的畫卷,給大自然增添了詩情畫意。
大天鵝不僅體態(tài)輕盈,飛得極高,而且形體優(yōu)美、羽毛純白,討人喜愛。它們展翅飛翔,從一平如鏡的湖面上輕輕滑過,美麗的外表透出輕松自如的優(yōu)雅,猶如一場轉(zhuǎn)瞬即逝的夢,引起古往今來多少永恒不變的向往。
嬉戲的大天鵝
嬉戲的大天鵝
一對天鵝“夫妻”在說悄悄話
它倆將喙貼近彼此,像似在親吻,其細長的頸部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心形。
成年的大天鵝長120~160厘米,頎長精致的脖頸和輕靈的身體長度幾乎相等,停息時脖頸曲成“S”形,飛行時脖頸向前伸,腳伸于腹部后方,雙翅緩緩搧動,姿形、線條極其灑脫優(yōu)雅,因此它們在棲息地的一動一靜、或翔或止都能引動人們的心旌。
大天鵝體肥而豐滿,脖子幾乎超過了身體的長度,游泳時腳上的蹼全部張開,如同船槳,兩腳交替劃水,游速很快。它還常用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羽毛,用來防水。其喙部有豐富的觸覺感應(yīng)器,比人手的觸覺還要靈敏,依靠這些觸覺感應(yīng)器能在水中尋覓捕獲食物。
到了遷徙時節(jié),如果氣候溫和,它們向南遷徙時可能會縮短距離,比如西伯利亞的大天鵝遇到暖冬時,遷徙到中國的黃河流域就停止了;如果氣候寒冷,越冬流域大面積結(jié)冰時,它們會南飛至長江流域及附近湖泊越冬,在不結(jié)冰的水域聚成上萬只的大群,共同度過四五個月的時光。
遷徙時,大天鵝多以6~20多只的小群或家族群遷飛。它們排成整齊的隊列,比如“一”字形、“人”字形或“V”字形。它們邊飛邊鳴叫,鳴聲響亮,猶如“ho-ho-”的喇叭聲,但聯(lián)絡(luò)叫聲卻如響亮而憂郁的號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