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主持人活躍在中國電視熒屏上,主持的節(jié)目類型也越來越多元化。在中國的外國主持人作為一個群體,已經被廣大觀眾認可和喜歡,究竟哪些外國主持人最深入人心呢。
1、家喻戶曉的文化傳播者--大山
大山所從事的工作可以分成兩大類:文化藝術和宣傳教育。1989年底,大山拜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為師,成為相聲藝術"家譜"里的第一個外國人。多年來,他還向相聲表演藝術家丁廣泉學習相聲等曲藝表演藝術,并與老師共同創(chuàng)作、表演了多個節(jié)目,在中央電視臺等全國許多省市電視臺播出,從喜劇小品到相聲,再到電視劇和話劇,大山一直在拓寬自己的藝術道路。大山同時還是一位經驗豐富、風格獨特的主持人,尤其在主持雙語以及國際性大型活動方面更是備受歡迎。二十年來他主持的節(jié)目和活動豐富多樣,有莊重嚴肅的國事晚宴也有喜氣洋洋的聯(lián)歡慶典。無論是在露天廣場面向數(shù)以萬計的現(xiàn)場觀眾還是在演播室里只面對攝像機鏡頭,大山都能夠駕馭嫻熟,揮灑自如。為中央臺國際頻道編寫和主持了《交際漢語》、《旅游漢語》以及《體育漢語》系列節(jié)目
2、熱心公益事業(yè)的茶博士—穆愛華
穆愛華,美國人,九十年代曾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節(jié)目中的“一笑茶園”欄目中扮演“茶博士”,此外還主持過中央電視臺《希望英語雜志》、《想挑戰(zhàn)嗎》、《Cross Over》(英語頻道,現(xiàn)任主持人之一)、中央教育電視臺《留學美國》、《留美新托?!?、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新實際漢語》、北京電視臺《國際雙行線》、北京電視臺《2004-2007外國人中華才藝大賽》等。在母親的影響下,愛華對公益事業(yè)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不僅主持各種類型的公益活動,愛華還跟母親一起長期關注和支持陜西、江蘇等地的盲童、失學兒童等。
3、學貫中西、博學多才的中國通--莫大偉
他可算是“中國通”了。在獲得漢學博士學位后,他在中科院當過翻譯,在北外當過教授,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優(yōu)秀專家。他還以美國爵士音樂家的身份,與著名二胡演奏家卞留念、數(shù)碼樂器演奏家楚小帥組成紅黃藍樂隊,堪稱“新民樂運動的先鋒”。他創(chuàng)作過電視劇背景音樂,寫過英文歌詞,給童安格編過曲,修改過臧天朔的曲子,還演過電影、電視劇,他在春節(jié)晚會說過相聲,在北京電視臺主持《隨大偉逛北京》等欄目。從2004年到現(xiàn)在,他是中央電臺《希望英語》節(jié)目的主持、翻譯、配音兼顧問。一個外籍主持人主持英語大賽頒獎典禮,照理應該說地道的英語,但他滿口的“京腔”,讓現(xiàn)場觀眾驚嘆不已。
4、幽默灑脫、多才多藝的主持新秀--朱力安
朱力安1995年以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巴黎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yè)。畢業(yè)之后的他懷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來到北京闖蕩,擔任過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也出演過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后來他又拜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丁廣泉為師。他最為公眾所熟知的身份是主持人。從2004年開始,朱力安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一檔新聞評論節(jié)目,并主持中央電視臺《快樂中國》節(jié)目。目前,朱力安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老外看點”欄目的主持人,并以幽默灑脫、卻不失分寸的主持風格成為中國主持界引以為豪的榜樣。
5、友誼獎獲得者、央視新聞主播--埃德溫·馬爾
在中央電視臺9套的節(jié)目中,有一個老外播音員,他的嚴肅,他的睿智,他的深沉,他的老練,他犀利的眼神,總會深深地印在觀眾的腦海里,2004年,他成為了中央電視臺的第一位外籍的新聞主播,他就是埃德溫·馬爾.曾經榮膺中國友誼獎,受到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接見。友誼獎是中國官方授予在華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
6、跨界主持的中國洋媳婦--李霽霞
她讀漢語專業(yè),由此喜歡上了中國文化,還成了大山的同門師妹,得了個“女大山”的雅號。2007年在BTV北京電視臺《英語笑笑笑》主持人,以笑話教英語,后來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旅游衛(wèi)視、湖南衛(wèi)視、鳳凰衛(wèi)視等全國知名電視臺錄制的各種電視晚會和節(jié)目,擔任嘉賓、評委及主持人。
7、擁有CNN的臉,中國味的播報--伊麗莎維塔
伊麗莎維塔,俄羅斯人,香港衛(wèi)視主持人。2010年12月,伊麗莎維塔亮相湖北荊州電視臺,用流利的中文播起了《荊州新聞聯(lián)播》,頓時成了網絡的話題,伊麗莎維塔主持新聞的視頻在網絡火爆傳播,觀眾們對她主持新聞的效果叫好,網友還親切地稱呼她為“莎莎”。
8、見多識廣、擁有眾多粉絲——牛漢生
當一個擁有英德兩國血統(tǒng)的英俊青年站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鏡頭前用流利的中文侃侃而談時,這位就是牛漢生,粉絲們親切地稱呼他“大?!薄?007年開始主持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同樂五洲》欄目。
9、講故事的體育主播--托尼
Tony Perkins,中文名托尼,2008年開始在CCTV-9體育節(jié)目《Sports Scene》做主播。在大學時代,托尼所學專業(yè)并非是新聞,而是通信。在1970年代末,他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就讀時,接觸廣播電視工作。畢業(yè)后,曾到美國廣播公司(ABC)當過記者,負責案件報道。后來,又到WISH-TV工作,報道過NBA聯(lián)賽、美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等體育比賽。
10、具有超強爆發(fā)力和幽默感——麥小龍
從小在加拿大長大的麥小龍來到中國后做了一位專業(yè)的主持人,精通中國文化和漢語,又說的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麥小龍憑借他極強的爆發(fā)力和天然的幽默感已經在主持的道路上走了10年。他把西式的個性特點和中國文化結合起來,帶來了主持領域的新風尚。他在中英文之間靈活轉換,為觀眾呈現(xiàn)輕松、難忘的主持體驗。從中央電視臺到各省市,十多個電視臺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深受中國老百姓的歡迎。
11、外籍主持新銳--麥翔明
麥翔明是一個說著一口流利漢語的澳大利亞人,用他風趣幽默的演講深深的吸引了大家,平時他自稱小麥。2009年7月麥翔明因參加漢語橋節(jié)目而走紅網絡,獲得了二等獎和最佳人氣獎。2009年成為了湖南衛(wèi)視《百科全說》的主持人。